说冬天难熬,而在我市的经济领域,冬天里有把火!

 

  2012年,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让经济气候有点冷——但在我市,高涨的投资热潮、日益攀升的财政收入,使得经济集聚了更多度过“冬天”的正能量。

 

  从数据看前后变化

 

  ——去年税收总额和地方税收破20亿元和10亿元关口

 

  温暖的火把在哪里?在账单里!

 

  去年,我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7.2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6%和30.5%。

 

  跳跃的数据让人欣喜,也让人触摸到期盼已久的变化:财政增长速度与质量同步提升。

 

  去年,我市税收总额和地方税收破20亿元和10亿元关口,分别达到23.6亿元和13.6亿元,比2011年净增5.2亿元和3.6亿元,分别增长28.3%和36.3%。财政总收入中税收占比达到86.8%,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达到79.1%,分别比2011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

 

  从项目看源头动力

 

  ——202个项目凝结成一条“加长版”的税收链

 

  古人云:春江水暖鸭先知。仙桃人古诗新用:春江水暖“税”先知。

 

  税从何来?税缘项目,项目含税。

 

  这是一组新近出笼的权威数据:

 

  去年,全市实施各类项目202个,完成投资188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75个,完成工业标准化厂房150万平方米。康舒科技、恒天嘉华、毅缘针织、顾大嫂食品等一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丝宝、拜尔、旺旺等一批老企业持续发力,成为仙桃经济的顶梁柱和定海神针。拜尔、旺旺2家企业税收均过1亿元。

 

  “竹外桃花三两枝”。去年,我市取中央和省预算内各类投资项目104个,批复总额28.66亿元,其中中央和省投资到位资金4.45亿元,建设效应吹糠见米。

 

  从服务看新的作为

 

  ——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

 

  “企业过冬需要添柴加薪”的道理,仙桃人明白,“自选动作”做了许多。

 

  去年,我市做了一道哲学命题:予与取。全年共减征各类税收1.44亿元,为企业减轻了负担,却培育了后续税源。

 

  去年,我市本级财政用于经济建设的直接投入达到3.5亿元,占本级收入的20.6%。调整与培育:调得政府开笼放雀,培的企业淘金蛋满窝。

 

  国库间歇性资金的合理调度也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8亿元资金,让47家受援企业当年新增销售收入60多亿元,税收2亿多元。

 

  财政存款与商业银行贷款的紧密挂钩,同样刺激金融机构加大了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市银行贷款余额增幅去年次高于存款余额增幅,增速落差近10个百分点,新增贷款30亿元,地区存贷比发生了可喜变化。

 

  冬天有把火,春天更可观。昨日召开的全市发改暨财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了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奋斗目标。

 

  一团新的谋求跨越发展的“正能量”,又在形成。(记者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