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102个县市区中,有这么几个县市,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总人口,亦或是地理区位优势,均在全省名列前茅,他们就是仙桃市、潜江市、大冶市、汉川市、天门市……

当然,可能会有人说还有宜都市、枣阳市、枝江市等等,但这几个县市除了经济数据还相对可以外,在政治地位、经济多样性、人口资源、地理区位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上,均明显不及仙桃市、潜江市、大冶市、汉川市、天门市。而且巧合的是,这五座小县城,均处于武汉8+1城市圈,其中仙桃、汉川、潜江更是紧邻省会武汉。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说到融城武汉8+1城市圈,那这5个湖北县域经济中的佼佼者们,和武汉目前的各大远城区之间实力悬殊又有多大呢?

他们之间,各项核心指标绝对值以及相互差距分别是多少呢?谁又更有实力率先突围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一系列疑问,正式开启今天的话题!小编将从12项指标全面对比湖北县市Top5和武汉五大远城区:

 

一、国土面积(土地资源)

1、天门市2622km²

2、仙桃市2533km²

3、黄陂区2256km²

4、江夏区2018km²

5、潜江市2004km²

6、汉川市1663km²

7、大冶市1566km²

8、新洲区1463km²

9、蔡甸区1093km²

10、东西湖区495km²

面积超过2000km²的竟然占据50%,而面积最小的东西湖区,则仅有面积最大的天门市的18.9%,即便是兄弟辖区黄陂比,也只有其的21.9%。

二、常住人口

1、天门市127万

2、仙桃市114万

3、汉川市104万

4、黄陂区103万

5、江夏区99万

6、潜江市97万

7、新洲区92万

8、大冶市91万

9、蔡甸区79万

10、东西湖区60万

人口Top3竟然全部来自湖北县市Top5,而非武汉市辖区。众所周知,人口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拥有更多的人口,也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同样,人口是否超过百万,则是衡量县市经济发展活力以及潜力的重要因素。从这一点看,天门、仙桃、汉川三县市便更有强县市的潜力。

三、人口净流入

1、江夏区34万,其中人口净流入率为52.6%

2、蔡甸区32万,其中人口净流入率为67.4%

3、东西湖区25万,其中人口净流入率为69.3%

4、汉川市-3万,其中人口净流入率为-3.0%

5、潜江市-4万,其中人口净流入率为-4.2%

6、新洲区-6万,其中人口净流入率为-5.9%

7、大冶市-8万,其中人口净流入率为-8.4%

8、黄陂区-14万,其中人口净流入率为-11.6%

9、天门市-34万,其中人口净流入率为-20.9%

10、仙桃市-39万,其中人口净流入率为-25.5%

人口净流入为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口为流入的仅有江夏、蔡甸、东西湖三个武汉市辖区,其它7个县市区均为人口流失。其中,汉川市在人口流失绝对值和人口流失率上均要好于潜江市、大冶市,以及武汉市辖区的新洲区、黄陂区,这也说明汉川更值得年轻人留守甚至安家乐业。

四、人口密度

1、东西湖区1214人/km²

2、蔡甸区718人/km²

3、新洲区626人/km²

4、汉川市625人/km²

5、大冶市583人/km²

6、江夏区489人/km²

7、天门市485人/km²

8、潜江市482人/km²

9、黄陂区456人/km²

10、仙桃市449人/km²

要想成为备受瞩目的,人口密度则是衡量其是否值得为其奔赴的第一大指标。而东西湖区则是唯一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km²的,因此东西湖也自然成为武汉远城区中最像中心城区的,同时,也是最有希望率先跻身中心城区的远城区

当然,剔除武汉市辖区,在湖北县市Top5中,人口密度最像经济强市的则是紧邻武汉的汉川市,而紧随其后的同样是紧邻武汉的大冶市。

五、GDP总量

1、东西湖区1351亿

2、黄陂区1071亿

3、新洲区951亿

4、江夏区948亿

5、仙桃市868亿

6、潜江市812亿

7、大冶市681亿

8、汉川市678亿

9、天门市651亿

10、蔡甸区400亿

GDP雄踞第一位的果然是归属于最像武汉主城区的远城区东西湖,紧随之后的则是武汉最大辖区黄陂,两者均超过千亿级别。相比之下,湖北县市Top5就略显逊色,即便是最高的仙桃,也仅仅只能压住失去沌口开发区后的蔡甸。

六、GDP增速

1、东西湖区21.1%

2、黄陂区17.1%

3、新洲区14.1%

4、汉川市13.0%

5、江夏区12.3%

6、天门市10.3%

7、潜江市9.9%

8、仙桃市9.8%

9、大冶市7.5%

10、蔡甸区1.9%

东西湖区再次雄踞第一,黄陂、新洲依旧稳居前三,汉川则力压江夏跻身前四。

七、人均GDP

1、东西湖区22.48万

2、黄陂区10.42万

3、新洲区10.38万

4、江夏区9.60万

5、潜江市8.42万

6、仙桃市7.61万

7、大冶市7.46万

8、汉川市6.53万

9、天门市5.12万

10、蔡甸区5.10万

东西湖区不仅是唯一人均GDP超2万美元发的标准的,更是唯一超3万美元的,如此成绩,即便是放在武汉7个主城区,也是相当有竞争力的。而在湖北县市Top5中,潜江力压仙桃、大冶,成为县市5强中唯一超8万的。

八、地均GDP

1、东西湖区27293万/km²

2、新洲区6500万/km²

3、黄陂区4747万/km²

4、江夏区4698万/km²

5、大冶市4349万/km²

6、汉川市4077万/km²

7、潜江市4057万/km²

8、蔡甸区3660万/km²

9、仙桃市3420万/km²

10、天门市2483万/km²

东西湖单位面积上创造的GDP竟然是第二新洲的4.2倍,更是省直管天门的11倍。而在土地利用率上,接近武汉四大远城区,且优于蔡甸区的共有大冶、汉川、潜江三县市。

九、粮食总产量

1、天门市82万吨

2、仙桃市73万吨

3、潜江市59.57万吨

4、汉川市51.84万吨

5、黄陂区30万吨

6、大冶市24万吨

7、新洲区21.4万吨

8、江夏区20.1万吨

9、蔡甸区11.6万吨

10、东西湖区5.1万吨

号称鱼米之乡,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天仙潜汉四县市毫无悬念拿下前四。而武汉市的第一大粮仓黄陂区仅以30万吨大幅度落后于天仙潜汉四县市,而武汉最发达的远城区东西湖区则仅有5.1万吨,刚好是邻居汉川的十分之一。

十、财政收入

1、东西湖区126亿

2、江夏区92亿

3、大冶市74亿

4、黄陂区68亿

5、仙桃市54亿

6、潜江市48亿

7、新洲区48亿

8、汉川市41.4亿

9、蔡甸区40亿

10、天门市33.4亿

众所周知,财政是区域经济的重要体现,这也是核心经济指标中,首次有湖北县市Top5成员跻身前三。实属不易,这也说明大冶市的雄厚财政实力。

十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黄陂区653亿

2、新洲区599亿

3、东西湖区477亿

4、仙桃市445亿

5、天门市403亿

6、江夏区363亿

7、大冶市314亿

8、潜江市291亿

9、汉川市282亿

10、蔡甸区147亿

拥有武汉远城区第一人口+第一面积的黄陂,在多项核心数据不及面积最小远城区的东西湖区后,终于在社会消费品总额上迎来了一雪前耻,而且足足是东西湖区的1.37倍。而在湖北县市Top5中,仙桃再次来到第一位,距离武汉最近的汉川则以微弱差距不及潜江,垫底湖北县市Top5。

十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江夏区1294亿

2、汉川市1224亿

3、天门市1134亿

4、仙桃市1094亿

5、潜江市990亿

6、黄陂区985亿

7、东西湖区953亿

8、大冶市850亿

9、蔡甸区695亿

10、新洲区626亿

由于武汉市核心企业基本被七大主城区及三大功能区薅羊毛薅得差不多了,所以导致武汉各远城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数据并不太理想,即便是紧邻光谷的江夏区,也才以微弱优势力压武汉西大门的汉川市。

不仅如此,天仙潜汉更是力压黄陂、东西湖等武汉核心远城区,集体挺近前五,蔚为壮观。而东西湖区、蔡甸区众多工业园整体迁移邻居汉川的必然结果就是成就了汉川市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直线上升。

总结:通过以上12项核心数据对比后,湖北5大县市和武汉5大远城区各项关键指标的优劣势以及差距自然也就一览无余。那么,至于大家最关心的综合实力得分又会如何呢?湖北县市Top5中最大的潜力股花落谁家呢?武汉5大远城区中谁更无限接近主城区门槛呢?且往下看:

(图源网络)

1、东西湖区综合得分83分,其中6项第一,3项垫底,首尾项净值为3;

2、黄陂区综合得分83分,其中1项第一,0项垫底,首尾项净值为1;

3、江夏区综合得分82分,其中2项第一,0项垫底,首尾项净值为2;

4、新洲区综合得分71分,其中0项第一,1项垫底,首尾项净值为-1;

5、汉川市综合得分66分,其中0项第一,0项垫底,首尾项净值为0;

6、仙桃市综合得分65分,其中0项第一,2项垫底,首尾项净值为-2;

7、潜江市综合得分61分,其中0项第一,0项垫底,首尾项净值为0;

8、天门市综合得分61分,其中3项第一,2项垫底,首尾项净值为1;

9、大冶市综合得分53分,其中0项第一,0项垫底,首尾项净值为0;

10、蔡甸区综合得分35分,其中0项第一,4项垫底,首尾项净值为-4;

11月9日,湖北省科技厅组织召开科技强省建设视频会,发布了《湖北区域科技创新生态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析了全省各市州2019年度科技创新指标数据和排位情况。这是湖北首次以指数形式发布的关于全省及各市州科技创新生态综合评价报告。

该《报告》从科技创新投入、企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产出、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成效5个方面,采用22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湖北区域科技创新生态指数指标体系,对各市州科技创新生态指数进行了测算。

《报告》显示,湖北各市州科技创新生态呈梯次分布:

根据科技创新生态指数,按照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全省17个市州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共有5个,包括武汉、宜昌、襄阳、黄石和十堰。

第二梯队:创新能力处于中等的地区,共有8个,包括荆门、孝感、咸宁、鄂州、荆州、仙桃、黄冈和潜江。

第三梯队:创新能力相对有待提升的地区,共有4个,包括天门、随州、恩施和神农架。

各市州科技创新生态发展不平衡:与上年比较,全省区域科技创新生态指数提高3.99个百分点。其中,咸宁、十堰、天门和恩施4个地区高于这一增幅,实现较大提升;鄂州、襄阳、神农架、潜江和武汉较上年呈现不同程度下降。

丨部分来源网络丨

 今日话题 

你觉得这个排名合理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哦!